腾讯、茅台争相出资,玉树的竞争对手乐居也准
发布时间:2025-10-29 09:30
来源 |源媒体作者|谢春生编辑|苏淮的大笔融资,让一只低调的人形机器人独角兽走向了大众。近日,乐居机器人宣布,公司已于近期完成近15亿元Pre-IPO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加强基础技术研发,深化产业布局,完善产业应用。本轮投资者阵容丰富,包括深投控资本、深圳龙华资本、前海基建、石景山产业基金、东方精工、拓普集团、中信金石、中信建投等机构。随即,市场传出“乐居机器人已完成股改,IPO计划正在进行中”的消息。对于这一传闻,元传媒汇也致函乐居求证,但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天眼查透露,9月9日,乐居市场主体类型由“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名称也由乐居(深圳)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为“乐居智能(深圳)有限公司”。 2025年以来,人形机器人赛道持续火热,从追求融资规模转向订单规模。优必选、玉树科技、致远机器人等头部明星企业均获得不错的订单量。乐居也表现出色。综合报告显示,一季度订单量增长200%。不过,订单增加的背后,乐居的订单资源与股东资源的密切关系也引起市场关注。 01 靠股东“弹出订单” 在当前市场热度下,任何一家仿人机器人公司的IPO对于行业来说都是罕见的。毕竟,在资本的追逐下,人形机器人的技术发展是从“一个小问题”开始推动的。半年大变,一年大变”到“一个月小变,一个季度大变”。一些企业迫不及待地宣称自己的仿人产品能够“以周为单位”甚至“以日为单位”展现出进步。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5年6月,全球仿人机器人领域融资事件超过83起,总价值超过140亿元,完全超过了2025年仿人机器人领域融资事件的总和。 2024年67例、110亿元,密集的资本押注推动这一新兴赛道从“繁荣”阶段走向产业竞争“硬碰硬”阶段,技术迭代加速,终端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下一步自然是走向IPO,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源媒网目前公布的所谓“大订单”,可能并不那么乐观。机器人公司可能具有一定的“水分”。许多企业依靠股东和合作伙伴“打赏订单”来展示自己的知名度,讲述“大订单”的故事。 10月9日,致远机器人官方宣布,获得龙启科技ODM价值数亿元的机器人框架订单。上半年,龙旗只投资了致远;此外,致远还先后拿下弗林精工、大丰实业等价值数千万元的大订单。但在此之前,致远与两家公司共同投资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类似的案例也发生在“人形机器人兄弟”优必选身上。 2024年年报显示,巨然智能家居计划在2025年底前采购并部署优必选仿真人形机器人,并计划在合作期间销售1万台。天眼查透露,智家确实是优币的早期投资股东。 “乐居也知道这一点”。安杰7月21日,乐居与东方精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旨在实现仿人机器人规模化生产,并推广其在工业、商业、家居等领域的应用。当时,乐居已完成股东架构重组,东方精工成为其股东之一。除了“股东奖励单”外,天眼查透露,2025年以来,乐居的中标大多是从学校购买的。不仅是乐居,还有优必选、玉树、致远等一批人形机器人公司。对此,业内质疑:“除去那些卖给学校、入伍演出、赞助商父亲奖励、送给政府的,公司到底卖了多少机器人?”天眼查从股权投资到产业合作再到订单履行,似乎已经成为人形企业之间“默契”的商业方式。然而,这种股东与订单深度绑定的模式虽然能够在公司发展初期提供重要支撑,但从长远来看,市场看重的是公司独立获取订单的能力。 02 腾讯与茅台争夺乐居,乐居是国内最早布局人形机器人的公司之一。 2012年,乐居创始人冷晓坤带领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队亮相央视春晚。四年后,他南下深圳,创办了乐居(深圳)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成立第一年,就推出了可快速行走的微型双足人形机器人Aelos。后来,抓住人工智能教育的趋势,乐居通过教育机器人市场实现了“沿着技术下蛋”,为覆盖人形机器人的基础技术提供资金支持。 2023年被认为是科技流水为了乐居。当时,其发布了首款基于华为鸿蒙系统的人形机器人Kuavo,成为第一家接入华为智能产业链的公司。此后,公司与海尔、中国移动、江苏亨通等龙头企业达成战略合作。产品不断发展,自然也不乏资本的追求。天眼查透露,自2016年以来,乐居已完成6轮融资。其中,A、B轮融资中,腾讯产业共赢基金、林芝立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参与投资。股权穿透后发现,两家公司均由腾讯创始人马化腾控制。照片来自天眼查。在前述Pre-IPO轮融资中,除了拓普集团、东方精工等产业资本外,还有茅台金石(贵州)产业发展基金合伙企业(以下简称“茅台金石”)简称“茅台金石基金”)也在投资者名单中。茅台金石基金由贵州茅台、茅台基金和中信金石投资共同出资。乐居是目前唯一一家投入资金的人形机器人公司。但资本宠儿乐居也面临着与同行相同的问题:如何实现商业化?此前,乐居CEO常林表示,现阶段的发展,乐居已经过了强调融资的时代,公司目前的战略以商业交付为主。同时,常林认为,一家企业如果能够在量产能力、机器寿命、小批量交付等方面实现领先,进而牢牢掌握大规模产业化场景,那么不同企业之间的代沟将会越来越大。那么乐居的量产交付情况如何呢?综合报道,2025年初,公司纽约第100台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将交付北汽越野车,主要应用于空箱搬运和物流分拣两种场景。在龙头企业中处于什么水平?综合数据显示,2024年,玉树人形机器人交付量将突破1500台,致远将累计下线通用型实体机器人1000台。相比之下,乐居还有很大差距。值得一提的是,玉树2024年营收将达10亿元,已连续多年盈利。尽管市场已宣布乐居订单将于2025年第一季度向前推进,但具体营收情况尚不清楚。 03 IPO竞争热潮 在人形机器人企业对利润“守口如瓶”的同时,行业IPO竞争却悄然开始。 2025年3月,市场首次传出致远要IPO; 5月,媒体宣布致远招聘一名安全事务经理。乔b 职责明确包括“协助宣传IPO时间表和实施方案”;同时,公司还聘请了法务总监,为IPO、再融资等提供法律支持,这些趋势进一步强化了致远上市的预期。然而两个多月后,致远突然对A股上市公司汕尾新材进行了逆转,被认为是“借壳上市”的决定,但该公司随后予以否认。紧接着,市场上传出了致远要赴港IPO的消息。该公司回应称“相关信息不实,并无明确赴港上市计划”。除了致远之外,玉树的IPO也被提上日程。 7月,中信证券、玉树股份通过公开发行辅导系统提交注册材料。他们是证监会。近日,《辅导工作报告(第一期)》分中信证券透露,经审核批准,玉树决定更名为“玉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原“杭州御树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正在办理相关改造手续。除了上述两家公司外,其他几家细分赛道的机器人公司也在争取IPO。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以来,友爱智和、珞石机器人、斯坦德机器人、乐动机器人、极飞科技、唯一智造、云迹科技等一批体现智能、移动机器人、农业机器人等企业已向港交所提交招股说明书,部分企业已成功上市。在IPO竞争中,每家公司都讲述着不同的资本故事。然而,这些企业在失去股份这一特殊资源支撑后,能否保持目前的增长势头,还存在很大的问号。持有者。业内有声音甚至认为,目前人形机器人领域存在明显的泡沫,不少企业的估值严重偏离实际价值。在此背景下,这些企业纷纷渴望IPO,这类似于资本周期与生存综合作用下的一种选择。对于很多企业来说,上市就像一场赛马比赛,为松麓的“能源供给”,但距离真正的大规模应用和商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致远、玉树、乐居正借助资本力争IPO,同时通过纵向整合打造自己的产业体系。比如乐居,在链条布局方面,先后投资了全智博、力聚动力、灵心巧手、刻时脑空、知识智能等上下游企业。而不是谁会率先登陆资本市场,成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A股,市场或许更关心谁能带来更实用、更人性化的人形机器人产品,实现可持续造血。部分图片引用自网络。如有违规,请告知我们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