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将加强惠及企业的救助规则
发布时间:2025-11-26 09:51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11月25日,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召开视频电话会议。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前8个月,目前全国正在推的支持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是减税、降费、退税近1.3万亿元,帮助企业增强转型动力,让制造业更加稳健。展望2026年,减轻MGA业务负担的政策措施将继续攀升。会议明确,针对企业反映的原材料负担过重、劳动力负担过重等问题,、资金方面,我们将进一步谋划出台新的救助政策,让企业受益;推动和完善惠企政策正常运行机制,重点解决一些政策不渴、不精准、不直接、不繁琐的问题。 “十四五”期间累计新增减税降费超过10万亿元。多部门合力推动惠企减负政策落实,积极改善营商环境。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柯继新表示,“十四五”期间,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倡导出台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不断完善涉企事项清单管理制度,初步建立了直接服务基层企业的工作体系。累计新减税全国降费超10万亿元,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帮助企业纾困,离不开扎实推进普惠金融,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国家金融监管总局银行稽查局副局长朱彤表示,今年9月底,全国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51万亿元,同比增长12.06%,高出各项贷款增速5.65个百分点。加大对小微私营企业的支持力度,落实小微企业免本更新贷款政策,扩大覆盖面,提高企业的实惠感。 “我们为政府部门及所属单位制定了全面的业务相关收费目录清单s。 “到8月底,国务院各部门目录清单和政府部门、直属单位省级相关目录更加规范。”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副司长费明硕说。不少地区因地制宜,创新举措,着力优化环境、减负增活、强化服务。例如,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山东省政策配套机制构建了“大目录”。 “数据”匹配机制智能识别,精准推送惠企红利给企业构建“物流+系统+融资”立体降本体系。“今年前三季度,全省为企业减轻负担近2700亿元;这是期望“预计全年减负超过3800亿元,惠及企业超过400万户。”该负责人表示。谋划新举措,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同日发布的《2025年全国企业负担调查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今年以来企业综合成本负担较去年有所下降,对助推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外部形势复杂严峻,部分行业供需矛盾凸显,部分企业对原材料、劳动力、资金成本负担仍存在明显主观感受,围绕企业“轻松、困难、焦虑”问题,有关部门将统筹谋划减轻负担。克表示,吉信要根据经济形势变化,保持适度减税降费,建立健全友好政策从研究出台到落实分析完善的全程高效运行机制,着力解决一些政策不渴、不准、不直接、烦的问题。他还表示,针对企业反映的原材料、劳动力、资金负担过重等问题,有必要进一步谋划出台新的救助政策,让企业受益。同时,进一步规范惠企政策发布,推动政策平台衔接,简化惠企政策实施流程。围绕金融救助企业纾困,朱同表示,下一步,国家金管局将监管将以提高经济金融灵活性为重点,坚持问题导向,减轻企业负担,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关于强化企业相关行为规范的报告》对全国31个省(区、市)、2万多家大中小微企业减负工作进行了调查分析。指出,现行涉商行政事项清单制度不断完善,营商环境总体水平不断提升,但部分涉商执法仍需规范。对此,有关部门将建立健全规范企业相关行为的标准体系,不断优化企业发展环境。费明硕表示,国家发改委eform委将会同多部门进一步完善业务相关计费系统,继续加强业务相关政策审核和审核,研究审核指引,审核展示业务相关政策安排,违规行为。 “下一步,要继续完善涉企行政法律法规,规范涉企行政行为标准,优化行政行为流程,创新清单式管理方式,健全问题投诉处理机制。继续巩固和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成效,防止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扣押现象死灰复燃。”柯继新说。此外,记者了解到,有关部门将继续规范地方企业的经济行为。重点解决地方保护、市场分割等阻碍公平市场准入、限制企业跨区域流动的突出问题。 (责任编辑:朱晓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