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制度史》:以历史为镜,以自由为轴
发布时间:2025-11-05 09:41
文字|喻崇圣“小智治事,大智治制”。制度特别是政治制度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是由该国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水平决定的。事实上,是全国人民自己决定的。不同的国情产生不同的政治制度。分析政治制度时,不能不脱离国情就套用固定的标准。衡量一个政治制度是否科学、是否先进,主要看它是否具有良好的品质。从经验和常识来看,政治制度作为人类实践的产物,始终落后于社会发展的实施。因此,制度改革和完善是一个新课题。 《西方政治制度史》摧毁了以西方为中心的叙事,并以马克思主义。它不仅客观呈现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而且从中国视角进行学术分析,为摆脱话语依赖、构建主观知识体系提供了范例。 《西方政治制度史》作为政治学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比较视野的重要载体。本书在“历史”与“理论”之间取得了平衡,为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研究提供了新的科学思维参考资料和启示。纵向审视历史长河中的制度变迁,梳理从古希腊罗马、中世纪到近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过程;横向上,从国家角度,重点选取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重点国家,了解理论基础和实践政治制度的本质。它以历史为经线,以国家为纬线,形成纵横连贯的文笔。本书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处理西方政治演变的历史脉络和发展规律,同时解读各国政治制度的特殊性,推动超越表面认识,洞察制度背后的历史逻辑和思想本质。具体来说,本书的学术价值和教学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视角全面、独特。与传统的线性叙事不同,本书着力揭示科技革命、阶级权力、社会冲突等因素等制度变迁的深层驱动力,体现了跨学科的研究视角。二是史料扎实,文献权威。书中参考了《雅典宪法》、《家庭、私有财产与国家的起源》、《政府论》、《代议制政府》、《英国通史》、《旧政权与革命》、《法国政治制度史》、《联邦党人文集》等多部经典著作和历史文献,提出了“凝今而忽略古”、“涉外适用于中国”等内容。三是教学实用性强。章节条理清晰,配套问题和案例既满足课堂教学需要,又为自主研究提供指导,与基础教学和学术进步完美衔接。总之,《西方政治制度史》一书通过认真剖析相关理论和概念,实现了“适用”与“科学”的有机统一。西方的政治制度,以历史为鉴,以独立为轴承,为政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为科学技术等相关学科的教学和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支撑,特别是给读者理解政治制度的本质、促进政治制度的良好发展带来很多启发。 (作者为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