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件商品中的“第一件”将会出现!我国能源+科
发布时间:2025-11-20 09:53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三件商品中的“第一件”将会出现!能源+科技创新突破密集释放 2025年11月20日 09:07 来源:央视财经 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一批又一批成功成果不断涌现。从能源基础设施的创新利用,到清洁能源的持续扩张,再到尖端科学的重要发现……这些坚实的发展共同为未来奠定了新的基础。突破+1海门站天然气余压发电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国家管网记者19日获悉,首个高压天然气长输管道余压发电项目海门站天然气余压发电项目n项目在江苏南通正式启动。该项目实现了高压天然气输送过程中余压资源的高效利用,标志着我国在能源综合长距离利用方面取得了成就。在该项目中,我国科研团队自主研发、设计、生产了发电项目的主要设备。该设备创新性地利用可调节通风技术和3D打印叶轮,利用自然通风有效地再加热低温天然气。在大幅降低设备本身能耗的同时,成功解决了高配量、小流量等诸多技术难题,实现了资源节约和环保效益的双重提升。新设备与该站原有的压力调节系统并行运行。如果发电设备关闭,原有系统可以依靠自动分配功能,不间断接管供气任务,为居民和企业安全稳定用气提供可靠的双重保障。 18日,我国首个使用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站——中广核招远核电1号机组核岛首个混凝土水箱浇注成功,标志着山东招远核电基地建设全面启动。 “华龙一号”是我国已经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它是世界上在运和在建机组数量最多的核电反应堆类型。招远核电项目一期1号机组18日开工建设。整个招远核电计划项目共建设6台华龙1号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约720万千瓦。完成后,年基本满足500万人生产生活用电需求。结果+1 江门中微子实验首批主要结果已发布。 19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发布了大型科学装置江门中微子实验正式启动后的首个重大科研成果。为了完成这些实验,研究人员对今年8月26日装置正式运行至11月2日期间总共59天的中微子反应堆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据此测量了两个振荡参数。据了解,这两个振荡参数既可以通过太阳中微子测量,也可以通过核反应堆中微子测量。过去,科学界用这两种方法测得的数据标准偏差约为1.5倍,被称为“太阳中微子偏差”。江门中微子实验通过核反应堆测量的太阳中微子参数证实这种偏差依然存在,且测量精度比国际此前相关实验提高了1.5至1.8倍。此次江门中微子实验获得的结果表明,该探测器满足了科学家的设计要求,能够高效地开展物理研究。 (编辑:杨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