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辆小米Su7在成都街头起火,烧毁了公众对电动汽车安全的信心。小米汽车原本想以“科技新贵”的身份一统天下,却屡屡收到安全问题的负面消息。雷军曾说过“保持正气就会有惊喜”,但“奇招”时常出现,似乎离“正道”越来越远。小米和雷军的网上声誉逐渐恶化。如果雷军再不反思,小米汽车可能真的会碰壁。 1、小米汽车又遇到大麻烦了。一场火灾,一条人命,让小米汽车再次陷入“大麻烦”。 2025年10月13日凌晨3点左右,邓某某酒后驾驶一辆苏7 Ultra在四川成都天府大道行驶。该车在加速时(超过100公里/小时)撞上一辆出租车,然后越过道路中间绿化带,滚入对面车道并被抓获。邓被困在驾驶座上。许多救援人员试图打开徒手或使用工具撬开车门,并敲打车窗,但都失败了。消防人员到达现场后,首先使用高压水枪将火扑灭,随后使用工具切割车体将其救出。然而,邓某某已经死了。酒后驾驶和超速显然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还有两个与小米汽车相关的问题:为什么车门打不开?小米之前宣扬的“电池向下防爆技术”真的有用吗?与今年3月皖高速发生的SU行驶事故7不同,小米汽车官方在这起事故中的直接责任肯定要小一些。然而,频繁出现的安全问题和小米汽车的负面新闻无情地暴露了一个事实:小米汽车可能需要展示商业策略和营销手段。 2、雷军造车“守正,精益求精”。谈到造车,雷军表示小米莫管理者必须“保持正直,追求卓越”。我不管它是不是垂直的,但小米汽车确实很“令人惊讶”。以小米Su7 Ultra为例,雷军特别打造了“性能”、“功效”、“刺激”三个主要标签。 Su7 Ultra在“纽博格林”赛道上取得了官方认证的6分46秒874秒的单圈成绩,优于价值超过200万元的保时捷Taycan Turbo GT(7分07秒55秒)和价值数百万美元的特斯拉Model S Plaid(7分25秒231秒)。因此,Su7 Ultra被定位为“第一人民的第一辆超级跑车”。很多年轻人花费几十万元,得到了一款以前需要花费数百万甚至上百万元的性能跑车产品。其中部分车主会在日常驾驶中使用小米汽车进行超速、漂移、报复等违法危险驾驶行为和法规并影响公共安全。高性能手机充其量也只能产生热量。当然,还有一部小米手机发生爆炸,炸伤了该男孩3岁的孩子。然而,高性能汽车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往往伴随着报废时的巨额成本。小米汽车虽然没有权利也没有能力限制车主的行为,但也无法完全脱离“事故”。 3、小米和雷军不得不反思,雷军打造小米汽车的“惊喜”还不止于此。例如,纸巾盒与消费电脑芯片的强烈对比,要求部分准车主提前支付全车款的争议,以及“项目名称”上“超强度钢材”小字的巨大争议等。小米不仅做汽车,小米还做手机。其次,海报主体部分的标语是“King of背光”,但右下角的小字却写着“产品设计意图”。另一张海报则大字写着“小尺寸+续航之王”,右下角小字写着“目标:小尺寸+续航之王”。这些层出不穷的争议和风波,加深了外界对小米“自研”或“自研”,以及激烈的流量营销的质疑。最后发生了更严重的事故。 今年3月,一辆SU7在安徽高速公路上发生车祸,导致3名女大学生死亡。这一事件不仅引发舆论潮起潮落,质疑和批评的声音让小米噤声,也引发监管部门对智能驾驶的严厉监管。今年9月,小米汽车因存在安全隐患不得不召回超11万辆汽车 在其智能驾驶系统中。全国赛后监管部门正在调查,这很可能是安徽高速事故的后续事件。汽车不是手机,不能“反复试错迭代”;安全不是营销,不能是“文字游戏”。雷军的“突击”策略在手机市场势不可挡,但在汽车行业却可能成为致命毒药。稳定是车企的护城河,安全是用户的生命线。如果小米继续“出奇的快”而不“清正廉洁”,那么等待的可能不是“星辰大海”,而是“深渊中的深渊”。如果小米和雷军不对此进行反思并做出切实的改变,可能就为时已晚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